正值幼儿园放学时,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整理好,许多小朋友像往常一样已经在翘首盼望着自己的父母来接回家,等待父母的到来。当活动室门一开,家长们的头也都急忙的探进来,眼睛急切的扫视着孩子们,从中寻找自己的孩子。过了一会儿,人流少了许多,可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儿的脸没有表情,正想上去安慰一下时,她听见有人在叫她的名字“秦丽丽”,抬头望去是妈妈来领她了。可是,她故意慢吞吞,然后再到门口,背对着老师,把手里的玩具朝地上一扔,妈妈看见了,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而是弯腰笑嘻嘻地把地上的玩具一一捡起,然后跟在孩子后面走了。
分析1: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得到的都是千般呵护百般爱,他们只知道在爱的环境中,而不知道如何来汇报和体谅别人。家长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爱“的双向性,家长只知道将自己的爱单向性的全都倾注于孩子的身上,却遗忘了在倾注爱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体谅父母、敬家长,要有同甘共苦的思想。为此,必然造成孩子缺乏爱心,缺少情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严重的回报意识淡漠的结果。
分析2:
作为家长,首先在爱子女,关心子女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孩子学会关心别人,体谅别人。只有学会爱别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爱,这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的小事,其实它能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和人格的定势,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开导,使其知道不应该为了等妈妈这个理由而发脾气,作为母亲给孩子一个解释,使孩子能够理解母亲的辛苦。这是教育孩子,培养良好品德的机会。
其次,让孩子亲自来体验。作为家长,在付出的同时,也应该让子女了解这“付出”背后的辛酸和劳累,不能让子女认为家长为其作出的牺牲,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首先从关心家人、关心家庭开始,应多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大人搬搬凳子,拿拿碗筷等,让孩子也体会一下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和劳累。从而让幼儿之间的感受地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尊敬父母。
再次,父母做出表率。当家里有长辈或朋友时,做到有礼貌,善待长辈和朋友;但外出乘车时,能谦让在先,不抢夺座位;父母能以身作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懒老人,把老人当成“老保姆”等等。这些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教育就会起作用。
最后,尊重孩子和人格,把他们看成独立的个体。当家中有较大的事情发生,有的事情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从而关心家庭,对家庭有责任感。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适,这时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只有把孩子当人看待,及时地交流和沟通,才能使孩子和父母的隔阂解除,孩子的人格也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