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母婴集
首页不良矫正浅谈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浅谈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2023-04-20 08:23:04 不良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那些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随着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为数不少的品德不良的学生涌进了职业高中大门,给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压力。我校是一所城镇职业高级中学,由于没有本校初中毕业生作为生源渠道,也由于招生量大,因此,每个年度都有相当数量的品德不良的学生进校就读。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转化,使之“中下进来,优良出去”,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首项工作,也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成因

我们知道,任何品德都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成分。道德认识是对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便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品德既是知、情、意的凝结物,又是知与行的统一体。四个心理成分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偏离,品德就会出现问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这个年龄阶段中,其品德心理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当其知、情、意、行出现偏差而又未能及时予以矫正时,不良品德就会形成。

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十分复杂,此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失当的不良影响。如社会上价值观念的错位,权、钱、位的偏重,一些不健康刊物和格调低下的影视等宣传媒体的误导,不法分子的引诱和教唆,家长以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教育、影响孩子,家庭结构遭到破坏而使子女失去父母应有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学校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教育方法不当甚至放弃教育责任等等,都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重要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指学生本人不良的心理因素,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与学生道德准则的选择能力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界限模糊甚至颠倒;道德意志薄弱,物质需要的动机超过精神需要的动机;家庭生活条件不好而感到压抑,产生异常的、消极的道德情感;在对待他人他事时从不良行为中得到满足的情绪体验,经多次重复形成恶习;性格存在严重的缺陷,具有任性、固执、自私、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点。

二、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处于高中阶段的品德不良的学生,其过错行为有的尚未定型,其品德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能根据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引导他们,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可以矫正的。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中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对于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行之有效的。

1、了解成因,对症下药

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沾有不良品德的学生,其家境、遭遇、爱好、脾气、个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上切忌一刀切、一锅端,而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其家长、有关任课教师、同学、朋友及其本人之中取得材料,作过细分析,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人因事制宜,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比如,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学习落后,这些学生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差,而是没有正常接受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没有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它;有的是没有得到教师的公正对待,受到不应有的批评和惩罚,引起消极情绪;有的是在集体中遭到排斥和打击,失去应有的地位,丧失前进的动力和激励学习的动机。结果,这些学生不是把自己的前景与学校、与班集体结合起来,而是与学校、与班集体闹对立,个别的还到社会上不三不四的朋友那里寻安慰,找出路。如果查明这些原因,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或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或者改变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或者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合在集体中,重新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就能促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认真对待学业,学习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2、强化道德认识,增强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低下,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正确的道德舆论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学生对不正确道德的厌恶和抵御,对良好道德的赞赏和接纳,主要做法有:①严格要求。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说理教育,根据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让他们领悟到矫正自己不良品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而提高认识,激发起良性情感。②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舆论对人有约束力量,良好的舆论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教师要经常注意舆论的倾向和性质,对正确的舆论要态度鲜明地予的肯定和倡导,对错误的舆论要及时,坚决地予以否定和驳斥。同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评论人和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让正气得的宏扬,邪气受到打击。学生处在正确的舆论氛围中,不良品德会有所改正。③利用榜样力量。榜样是形象的道德范例,具有直观性,鲜明性和感染性,能够把高深的政治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给学生提供模仿对象。对待榜样,要实事求是地宣传,一分为二地看待,鼓励学生学其长处;要分析先进榜样形成的条件,给学生指明赶上先进的途径,增强学生仿效先进榜样的决心。

3、改变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

品德不良的学生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指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歧视,他们一般比较心虚和敏感,对老师和进步同学存有戒心或敌意,但他们同时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同学的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让他们解除顾虑,消除与老师、同学之间存在的对立情绪,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们,“动之以情,晓之心理”,以爱暖心,让他们在实际中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作贴心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时机,使“理”通过“情”在他们心中内化。二是教师必须教育和要求班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他们。集体中同辈人的态度如何,是“友好”还是“鄙视”,是“亲近”还是“疏远”,对他们的情感、心态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气氛,充分利用群体力量,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接纳和温暖。如果条件成熟,更可在班集体中给他们一定的角色地位,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品德不良的学生如果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就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疑惧心理就会逐步消除,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建立。

4、保护自尊心,培养荣誉感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他人与社会尊重的情感,是个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品德不良学生由于屡受批评、歧视或惩罚,滋长起自卑心理,常常自暴自弃,缺乏上进的勇气和动力,有的连起码的羞耻感也没有。但是,他们在充满自卑感的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两者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应当千方百计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受人尊重的情感体验;应当以满腔热情期待学生进步的心态,委派某些为集体服务的任务给他们以表示信任,使他们得到暗示,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的错误作出批评时要恰如其份,既不能用挖苦、讽刺的方法,也不能因偏见而对其错误夸大其辞,伤害其自尊心。这样,就会使他们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焰,产生“变好”的内部动力,增强克服自身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给予积极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单有个人的自尊心是不够的,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个人的进步与落后都关系到集体荣誉,从而促使他们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结合起来,把集体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5、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意志力薄弱,容易受不良诱因影响,是不良品德又一个重要成因。因此,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过程中,应该注重控制诱因的作用。在矫正初期,为加强管理,让学生转移环境或暂时避开某些诱因(如不良的场所、伙伴等等)是有益的。但避开诱因只是一种消极方法,因为很难完全避开诱因,即使能避开,也很难保证在新的诱因下不犯错误。成功的教育转化应是使原来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难以避免的旧环境和诱因条件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方向和行动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设新的环境,培养他们独立、自觉地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并在锻炼意志力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同时,抓住时机,在他们醒悟(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开始有改正错误的愿望)、转变(在行动上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时,再设计一些有利于增强意志力的考验,让他们通过考验,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得到提高,坏习惯得到改正,高尚的行为得到加强。

教育对象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行为和问题。对这些行为和问题的矫正,是我们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个曲折、艰苦的矫正、转化过程中,我们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真正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才能获得良好效果。